智慧手機發展新趨勢 生態/硬體廠商角力中國市場

作者: 侯冠州
2016 年 08 月 04 日

智慧手機發展新趨勢 生態/硬體廠商角力中國市場
2016世界移動大會(MWC)-上海參展人數創新高。2016 MWC上海於7月1日圓滿落幕,根據主辦單位GSMA宣布,以「移我所想」為主題的2016 MWC上海,在6月29日到7月1日為期三天的展覽和會議活動,吸引來自一百零四個國家共五萬三千零一人次參觀,參展人數創下歷史新高,而參展攤位也從2015年的三百五十個增加至五百五十個(表1)。
 





參展人數/廠商創新高 2016 MWC上海氣勢旺
 



2016 MWC上海主辦單位GSMA 首席執行長John Hoffman表示,2016 MWC上海的參觀者和參展廠商數量都創下歷史新紀錄;為企業參與者與個人消費帶來眾多新的活動內容與項目,於展會中也充分展現創新的行動技術,以及其對一般民眾日常生活的影響。
 



2016 MWC上海橫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SNIEC)的四個展館,分別為N1、N2、N3跟E7,參展廠商包括阿里巴巴、AT&T、百度、中國移動、中國電信、愛立信(Ericsson)、思科(Cisco)、諾基亞(Nokia)、HTC、KDDI、NTT DOCOMO、歐貝特科技、高通、中興等;其中有64%為海外廠商,會議項目吸引超過四千一百名與會者,當中57%以上為企業主管,包括三百多名首席執行長。
 



同時,N3館的創新城市展區,參展廠商較2015增加了50%,包括如Akyumen、DTS、英特爾(Intel)、Hangar 18 NOA、華為(HUAWEI)、韓國電信(KT)、MyFC、努比亞(nubia)、OPPO、Thinfilm等,於展會中向參與者展示移動互聯產品與服務隊人們日常生活帶來的影響,像是工業應用、家居、汽車、健康、農業和其他領域等。此外,2016 MWC上海還有不少新的亮點區域,例如虛擬實境(VR)、無人機、石墨烯等等。
 



搶攻智慧手機市場 生態/硬體廠商相角力
 



生態廠商與硬體廠商相互角力中國智慧手機市場。根據統計,2015年中國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銷售量達4.05億台,占全球近1/3,中國大陸已成為最大單一國家市場。然而,隨著全球智慧型手機產業已進入成熟期,預估2016年出貨量只微幅增長至十五億台,年成長率4.2%,中國大陸市場也將受到影響。為鞏固市場競爭優勢,並進一步拓展新商機,中國大陸智慧手機業者目前呈現兩種競爭態勢,分別為強化硬體規格及打造完整服務生態。
 


圖1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產業分析師韓文堯表示,目前中國大陸的智慧手機廠商,分為生態與硬體兩大派系,運用各自競爭優勢以搶攻智慧手機市場商機。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產業分析師韓文堯(圖1)指出,目前整個中國大陸智慧手機廠商分成兩派,一派是以硬體為主的硬體廠商,著重的是硬體的設計規格競爭,如華為、中興通訊(ZTE);那另外一派就是所謂的生態廠商,像小米、樂視等,主要發展內容平台的服務,希望讓購買手機的消費者不會是一次性的消費,而是成為長期的用戶。此一競爭態勢從今年的MWC上海逐漸顯現。
 



韓文堯進一步解釋,生態廠商主要的競爭方式是以內容為核心,從終端綁住用戶,再去搭建平台和應用,希望讓用戶變成長期用戶。以樂視為例,樂視目前的思維是以內容(影視+體育)帶來的付費用戶為利潤中心,並進一步將內容推廣到多螢幕之上。同時,樂視也採用三補貼的方式綑綁銷售搶攻用戶。
 



所謂的三補貼是指,手機的銷售方式以內容、電信補貼及低於成本價的模式來吸引用戶。換言之,凡購買樂視手機,就可獲得部分的觀影補貼,或是成為會員後,便可免費使用手機;同時,樂視的智慧手機或是相關裝置,也採取低於成本價的方式做銷售,以低價吸引消費者。此外,由於樂視以內容為發展核心,因此會消耗大量的流量,此一模式對於電信商而言,也是有利可圖。因此,電信商也成為樂視的重要合作夥伴,並願意用流量補貼的方式,讓終端變得具有性價比,藉此綁住用戶,使用戶願意長期使用。
 



至於在硬體廠商,則是不斷加強硬體設計,以提供全面性的規格支援。如ZTE便於近期推出新款智慧型手機—ZTE AXON 7。
 



該款手機搭載了Snapdragon 820處理器,同時有5.5吋2K Super AMOLED螢幕和支援QC 3.0的3,250mAh電池(透過USB Type-C充電),另外,此款手機還搭載AK4961+AK4490的Hi-Fi晶片組合,可支援Dolby Atmos全景聲,帶給用戶更佳的聽覺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ZTE除推出ZTE AXON 7之外,也搭上VR熱潮,發表了一款為Axon 7而設的VR頭戴裝置,其須要裝入手機作為螢幕使用,延時16.7ms,佩戴者可透過側面的觸控板進行操作。由此可見,硬體廠商除智慧手機本身,目前也積極發展硬體全面生態性支援,透過週邊產品生態的建立,進一步拓展智慧手機商機。
 



綜上所述,韓文堯表示,未來中國智慧手機發展將朝生態圈競爭與硬體技術競爭兩方面發展,雖生態手機以低價和讓利綁服務策略搶進,但硬體技術領先者仍能吸引一定客群消費者。
 



華為發布GigaRadio白皮書提升聯網體驗
 



另一方面,另一家智慧手機大廠華為,除致力發展手機硬體規格,搶占市場版圖之外,為提升用戶聯網體驗,該公司也於本次MWC上海發布GigaRadio白皮書。此一白皮書內容包括了GigaRadio的創新歷程、GigaRadio關鍵技術解決方案,以及GigaRadio面向5G平滑網絡架構演進。
 



未來的5年,各類視頻應用開始普及,如4K直播、VR/AR、無人機、極限自拍、無人駕駛汽車等開始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到2020年預計視頻將會貢獻超過80%的移動套餐流量。與此同時,人們也越來越追求極致網路體驗,包括更高的峰值體驗,隨時隨地的一致體驗以及室內室外的無縫體驗。新發布的GigaRadio白皮書包含了4.5G網絡的系列解決方案,可以滿足單用戶Gbit/s峰值速率、單模塊Gbit/s吞吐率、單站xGbit/s能力,以及室內和室內Gbit/s一致性體驗。據悉,GigaRadio是新一代基站解決方案,相較於4G,GigaRadio提供6倍的系統容量,8倍的峰值速率和10倍的小區邊緣速率。同時,GigaRadio還包含其他優勢,包括:其創新頻譜解決方案可提升2倍頻譜效率、創新性能解決方案提升30%整體網路性能,以及可有效降低20% OPEX,整合度提升2倍,並降低30%能耗。
 



高通數據機系列產品備戰物聯網
高通數據機系列產品備戰物聯網
 



除智慧手機產業之外,物聯網之未來發展也是本次MWC上海重點議題。因應持續增溫的物聯網市場,各國半導體業者、電信業者及設備商等,皆於本次展會中提出創新解決方案。
 



高通(Qualcomm)便宣布旗下子公司高通技術所研發之MDM9x07晶片組,包括Snapdragon X5 LTE(9×07)數據機與物聯網(IoT)專屬的MDM9x07-1數據機,可提供安全可靠且經過優化設計的手機網路連網與針對物聯網的大量終端與系統的邊緣處理。這些數據機旨在解決包括智慧城市、商業應用及工業產品設計等廣泛應用時,客戶在連結性與功率上所面臨的挑戰。這些應用包括智慧能源與電表、建築物保全、基礎設施、工業控制與自動化、銷售點管理系統、資產追蹤、醫療、照明,以及零售市場遠程訊息處理。
 



高通技術公司產品管理部資深副總裁Serge Willenegger表示,該公司針對物聯網的LTE數據機,有能力為客戶帶來與已經應用於全球數億個裝置中的數據機核心技術一樣的性能與靈活性。如此一來,客戶便可因應廣泛商業與工業的應用,在這些應用中廣域的蜂窩行動網路連結會帶來競爭優勢。
 



具備全網通能力的高通Snapdragon X5 LTE數據機(9×07)支援LTE Category 4,最高可達150Mbit/s的下載速率。MDM9207-1數據機在下行傳輸時支援LTE Category 1最高達10Mbit/s的速度,並支持省電模式(PSM),只需兩顆三號電池就能維持長達10年的電池續航力。
 



新款數據機不僅相容於全球各大手機通訊標準,還支援Linux作業系統和ARM Cortex A7處理器,並預先整合支援MU-MIMO的高通Qualcomm VIVE 802.11ac Wi-Fi功能、Bluetooth 4.2、低功耗藍芽(Bluetooth Low Energy)等技術,並且整合GNSS衛星通訊功能。為簡化設計流程,該晶片可橫跨整個晶片平台支持可擴展軟體重複使用,因而降低設計複雜性與開發成本,並實現更快的商品應用。
 



中國移動/愛立信/英特爾 共展蜂巢式聯網技術
 



因應物聯網發展,中國移動也攜手愛立信和英特爾在MWC 2016上海完成全球首個最新蜂巢式物聯網技術應用展示。本次聯合展示中,愛立信採用RBS6000多模基地台設備搭載新款蜂巢式物聯網技術的預商用服務軟體,與英特爾XMMTM 7115數據機解決方案,透過中國移動自行研發的環境監測應用及平台,共同展示新款之蜂巢式物聯網技術端對端互聯應用。
 



展示期間,多個環境監測應用感測器將現場收集溫度、濕度、亮度、PM2.5等數據資料,並透過英特爾XMMTM 7115數據機及愛立信搭載最新蜂巢式物聯網技術的預商用服務軟體之網路,將數據資料傳送到中國移動的環境監測平台。
 



此一蜂巢式物聯網技術已由3GPP於近期完成標準制定,該技術可有效滿足低功耗廣域物聯網(Low Power Wide Area, LPWA)之需求,並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廣/深覆蓋、大規模連接及高傳輸可靠性等優勢,未來可望應用於智慧電表、智慧穿戴、智慧家居、市政物聯網、智慧建築、物流追蹤、廣域物聯網、工業物聯網等領域,並滿足日益成長的物聯網應用需求。
 



此外,為推動蜂巢式物聯網產業發展並完善蜂巢式物聯網生態系,中國移動於旗下5G聯合創新中心設立蜂巢式物聯網開放實驗室,致力提供完善測試環境,並協助系統設備廠商、晶片廠商、模組廠商、終端裝置廠商、電信營運商,以及應用開發者共同進行產品測試和開發。例如:端到端互連測試、裝置和模組測試、應用測試、產品一致性認證等等。
 



同時,該實驗室將為一開放式產業合作平台,為開發者提供標準API調用基礎通訊能力,協助開發者快速展開服務、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
 


》想看更多內容?快來【免費加入會員】【登入會員】,享受更多閱讀文章的權限喔!
標籤
相關文章

藉網路通訊/軟體/硬體架構 跨院區資訊整合系統成形

2009 年 05 月 05 日

廣電政策/新興技術並進 TFT LCD逆境求生

2009 年 05 月 27 日

祭出Android Wear平台 Google衝刺穿戴式市場

2014 年 04 月 14 日

全球人工智慧採用指標(下) 企業AI採用效益可期

2023 年 04 月 30 日

Tesla減少用量引發議論 碳化矽前景依然可期(2)

2023 年 05 月 15 日

AI資料中心搶電大作戰 高效能源/散熱模擬來支援(2)

2024 年 11 月 05 日
前一篇
瞄準電源設計新手 Vicor力推線上工具套件
下一篇
德州儀器發布隔離式閘極驅動器UCC21520